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39节(2 / 2)

若心胸不够宽广的人,断不可能有这一份平和。

朱至是个强势的人,不需要再挑一个同样强势的夫婿。

一个可以包容朱至,能够放手让朱至按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这样一个人或许更适合朱至。

一众宾客听着太上皇,皇太后,皇帝,皇后都对驸马有所叮嘱,惊觉好像没有一个人让朱至好好相夫教子。

呃?这正常吗?

正常不正常的,自小管得得了叔叔,治得了权臣,算计得了外臣,收拾得军中将士,叛乱义军的公主,是正常的女子?能用正常女子的行为标准约束于她?

反正,别管是谁娶了朱至,都休想能改变得了朱至。要么就接受她,要么,一拍两散是吧。

底下的宾客们没有一个敢对这事指手画脚,而随着司仪唤着吉时到,再怎么不舍,总得送朱至出门。

被辣得眼泪直流的朱至,逼着哭腔的拜别父母兄长,朱元璋听得一愣,朱至哭了吗?他听错了。

可惜没有朱元璋探听情况的机会,朱至已经被人扶着起身离去。朱雄英这个太子理所当然得给妹妹送嫁。

安和郡主的婚礼,堪比洪武年太子大婚之盛况,当朱至的嫁妆一头已然进了汤家门时,后面的竟然尚未出宫门。

啧啧啧,看这嫁妆的丰厚,也是让人惊奇不矣。

“这要是皇帝的女儿全都按这规格办,怕是人人都得争着抢着娶公主吧。”看着那一抬抬的嫁妆,要说不羡慕不妒忌的都是骗人的吧。

“当今皇上膝下有三子,却只有这一位公主。况且,要说这位安和公主的嫁妆,可真不算是皇帝家准备的,咱们这位安和公主生财有道,应天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那齐家村知道吧。这是我们应天最富裕的人,那里头的生意,都是安和公主推动的。”

人群中的百姓们,好些都是闻朱至之名的,闲时极少有人议论这一位,可是,朱至做的事惠于一方百姓,叫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,谁又能无视这份付出。

“啊,怎么听你们说来这安和公主更像是敛财有道。”有不甚了解的人马上提出质疑。

“呸,什么敛财?你知道齐家村的百姓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吗?你又知道,因为齐家村,咱们这应天的各村落,几乎都过上什么好日子?公主帮着我们老百姓既种粮食也做生意,为此公主也赚了不少钱,那是敛财吗?那是带着大家一起有钱挣钱。不会说话就不要乱说。”

对于不明其理,听了几句闲话就觉得当公主的不是什么好人的,这可不好。

他们公主带着他们一道发家致富,大家的日子究竟过得怎么样,大家心里都是有底的,也正是因为如此,绝不能忘恩负义,以为朱至挣得比他多了,那就不是好人了。

“恭喜公主,恭喜公主。”一声声道喜的声音,朱至的花轿经过,一字不落的传到朱至的耳中。

朱至其实更想掀起帘子看看外头,不过这头上盖着个盖头,其实是不太方便的。

不过,能得那么多人的祝福,也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对吧。

朱至露出笑容,想动一动,结果这重得她差点把脖子扭了。她头上戴着凤冠,重是真重,好在她也算能撑得住。

差不多,也该到了吧。朱至盼着,就想早点到信国公府。

此时的信国公府啊,也是一片道喜之声。

“恭喜恭喜啊。”信国公领着儿孙在门口迎客,看着魏国公领着儿子们大摇大摆的走过来,信国公赶紧迎上去。

对于魏国公挤眉弄眼,意有所指,信国公一胳膊给了他,“今天可是我们汤家的大喜日子,你可别给我闹腾。”

魏国公立刻道:“看你说的这话,我是这样的人吗?不过你这算计了那么多年,总算如愿以偿,绝对是可喜可贺。”

信国公横眉扫过魏国公道:“听你这语气是羡慕还是妒忌?”

不想魏国公坦坦荡荡的承认,“两者皆有。”

不意外收获信国公一记白眼。信国公道:“你这儿子跟在太子和公主身边历练多年,难道不比我这么着好?”

自家知道自家的事,信国公要不是因为儿孙都没有出息,也不会一味想着把朱至娶进他们家门。

“谁让你心眼那么多,小时候不好好的教人,现在反而嫌弃儿子没用,儿子没用也就算了,就是孙子......”魏国公点到为止,但两人都明白什么意思。不意外再次被信国公给了一胳膊。

魏国公这回可聪明了,及时的躲开,没让信国公碰到自己。

“这些话你可别再说了,我现在就指望着公主进门,过个几年,给我生个大胖曾孙,再由公主好好教导,那我汤家就算后继有人了。”信国公早已树立好了人生目标,并不认为还需要纠结于过往,因此也是希望魏国公莫要再提。

不想魏国公挑挑眉头问:“就你们家这一个个不安分的,确定他们能乖乖不找人麻烦?”

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了,谁家的儿孙什么模样,谁还能不清楚?

对于汤显娶到朱至这个事,汤家有人到现在都不太接受。

“放心,咱们这位公主从来不是吃亏的人,就连皇上可都是亲口说过的。进了我们家的门,谁要是不长眼惹上她,公主要怎么教训都成。”信国公那叫一个落落大方,以为谁要是敢不长眼惹上朱至,有什么后果也得自己承担。

“再说了,要不是这么厉害的人,哪能镇得住?”镇得住什么,信国公也就不必再说,但魏国公是知道的。

“咱们都已经老了,以后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了。”魏国公感慨一声,也算是庆幸大明后继有人。

信国公挑挑眉道:“有皇上在,咱们都可以松口气。”

这个皇上当然指的就是刚刚登基的泰定帝。

两只老狐狸相互对视,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轻松。

能从朱元璋的手里好好的活到现在,等到了泰定帝即位,这从前的猜忌也算是划上一个句号了,以后只要他们忠心为国,倒也不怕再被人用什么样的罪名解决了。

“国公爷,花轿离着咱们信国公府就剩一里了。”前面打听消息的人乐呵呵过来禀告,也让信国公和魏国公的话题适时止住。

“赶紧让人都准备好了。”信国公那叫一个高兴,乐得嘴都合不拢的招呼,一众人赶紧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。

那头的鞭炮声锣鼓声已经响彻了整个应天,魏国公看着道:“我可先进去了。”

信国公这儿哪里还顾得上魏国公,挥挥手把人打发,“去吧去吧,跟我们那群老兄弟一起喝酒吃肉,一会我再去陪你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