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97节(2 / 2)

一个个若是安分守己的配合也就算了,倘若他们敢暗地里使出什么手段为难人,那就莫怪朱元璋对他们手下无情。

得,太子不得不说,朱元璋这股狠劲恰好就是朝中这些大臣们所恐惧的。

朱元璋硬生生把事情拖了几年,就为了等着能有一个例子亮出来,证明事情的可行性。

西安的成功让朱元璋看到了希望,自然也要在应天推行。

“还有一件事,至儿之前从各地教坊司征召那么多的舞伎,她是要干什么?”朱元璋之前没抓着机会问问,如今总算是等到孙子孙女回来了,不问清楚朱元璋可放不下心来。

“跳舞。”朱雄英如实回答,朱元璋更是拧紧了眉头,“跳什么舞?要那么多人?有几百来着?”

不怪朱元璋揪着这件事不放,谁让朱至每到一个地方就往教坊司挑人。粗略算了下来已经有好几百了。

“将近500人吧。”朱雄英的眼神有些飘,这个数目秦王之前就没少在朱雄英的耳边嘀咕,提醒朱雄英应该要劝着朱至点。要这么多的舞伎,朱至是真不怕被人参吗?

果不其然,就算是朱元璋也倒抽了一口冷气,不可置信的瞅着朱雄英。

“教坊司的人不是挺乐意吗?毕竟这么多年以来,朝廷白养着这些人,支出还是挺大的。好不容易有人能把她们带走,我听二叔说,当地的官府还挺高兴的。”朱雄英倒也不是要让朱元璋不痛快,而是提醒朱元璋,这些人本来就是朝廷白养着的,自打朱至把人要过来之后,这份支出可就全让朱至自己出了。

朱元璋!!!

“至儿说,人不能白养着,总得让她们挣钱,否则还让她们进教坊司干什么?”朱雄英还是得帮朱至说话,可却让朱元璋横眉竖目的怼道:“我不许教坊司他们乱动歪心思,现在倒是你们兄妹动起歪心思来了?”

“爷爷,至儿只是想要物尽所用。至于是不是歪心思,爷爷很快就会知道。”朱雄英努力的安抚朱元璋,朱元璋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,明摆着不相信。

“北元的人已经进京,他们冲的谁来,不用我提醒你们。”朱元璋别管对朱至的作为有多少不满,坚定相信朱至不会乱来的皇帝只好转移话题。但这件事何尝不是大明现在需要应对的事?

“北元之内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战。”朱雄英冒出这句话,让朱元璋和太子都微微一愣。

太子立刻问:“至儿又跟你说了什么?”

朱至和朱雄英出去都几年了,这几年的时间,朱元璋和太子在信上也就说着重要的事,哪有朱至和朱雄英在一块说话方便。

对于北元,最关心也最关注的人一定是朱至。

朱雄英说出口的话,一听就像是朱至会说的。

“仗打得多了,对我们大明而言也不是好事,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,甚至可以让北元相争,难道不是一件好事?”朱雄英也算是有目标的人,大明朝久经战事,天灾人祸不断,对天下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安定,休养。

朱至说了一些方案,朱雄英听进去了,也在努力的想要推行。

“我也不问你,你们两个在打什么哑谜。总而言之,好好的应对这些使臣。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吧。你已经是我们大明的太孙,你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大明。正好也让他们看看,我大明后继有人。”朱元璋得了好儿子好孙子,理所当然的想要炫耀,好让天下人都看看,尤其得让他的敌人看清楚了。

“是。那我把至儿带上?”朱雄英回来了也并不认为需要歇着。关乎北元的事更应该把朱至带上。

朱元璋微拧了眉头,却还是点头道:“带上吧,她也坐不住。”

语气中透露的无奈,叫朱雄英听在耳中,微微一笑。

“汤家那小子是不是进宫了?”朱元璋末了又想起这么一件事,朱雄英错愕的抬头,呆呆的问:“进宫了吗?”

“怎么?”太子发觉朱雄英的反应不对劲,立刻追问。

朱雄英倒也落落大方的承认,“我觉得至儿有些委屈了。”

此话叫朱元璋马上附和道:“听听,你都听听,跟我想一块了。”

太子只觉得头疼无比,一个亲爹好不容易才拍老实,没想到关键时候儿子还扯后腿。

“这桩婚事已经定下,既然至儿回来了,差不多也该商量成婚的日子。”没有办法,太子只好继续出言警告,让儿子和老子都给他老老实实的,谁也不许胡说八道。

朱元璋不情不愿的撇撇嘴,太子指着朱雄英道:“不许在至儿面前胡说八道。”

指桑骂槐什么的,当朱元璋听不出来吗?

“爹,我不胡说,我就说实话。”朱雄英不打算反省自己,反而相当实在的回了一句,朱元璋听着忍俊不禁。

对呀,实话还不许人说了,太子也太专横霸道了一些。

“你要是真闲得慌,赶紧让你娘把你的婚事定下。”太子还能管不住儿子吗?朱雄英自己的婚事还没定好呢,莫要以为太子不知道朱雄英心里想着什么。

“不是已经说了让你们夫妻两个定下,还让孩子想什么?你们要是不乐意选,那就让他自己去选。”朱元璋赶紧接过话,怎么着也得把朱雄英拉到他的阵营,以后面对汤显的时候,他们爷孙一起上。

太子面对前后夹击,一个接一个的扯后腿,那叫一个无奈。

“总而言之,你们要怎么定雄英的婚事都行,至儿的婚事不许再讨论。显儿进宫,莫要落了至儿的面子,也丢了我们朱家的脸。”太子也是莫可奈何,提醒这爷孙二人莫要忘记这门亲事已经由朱元璋亲自下诏,板上钉钉,如今等的就是选个黄道吉日让朱至和汤显完婚。

信国公这些年镇守在北京,事情办的怎么样?难不成朱元璋心里没数?

所谓不看僧面,也要看佛面。念着信国公为朝廷殚精竭虑,他们也不该再对汤显挑三拣四。

朱至都已经被太子亮出来了,朱元璋和朱雄英当然不能忘记汤显是朱至选定的人,真要是再挑三拣四,第一个不高兴的人该是朱至。

“爷爷和爹要是再没有别的事,我出去看看。”朱雄英未必没有听进去,但是汤显进宫,好像他这个当哥的也该去见见。

朱元璋耳朵动不动,其实也想跟着去看看,不过看了一旁的太子。这绝不可能。

“三年不见了,我也想知道汤家老三长成什么样了。”面对太子一扫过来警告的眼神,朱雄英理由充足。

太子也明白,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,还能觉得汤显和朱雄英能一辈子不碰面吗?

面对不吱声的太子,朱元璋立刻明白了,太子答应了。

“快去快去。”朱元璋挥挥手,同时和朱雄英一通挤眉弄眼,无声的提醒,朱雄英要是能挑刺,就多挑着点。

太子看在眼里,干咳了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