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172页(1 / 2)

盛子越将完成的十几张速写用画夹垫着放在桌上,罗莱拿起来一张一张一翻看。先开始还美滋滋地点评:“构图有你的风格,光影处理得好。”可是越看眉头皱得越紧,古建筑在图面上呈现出来的生机、建筑与环境、人和谐相处的哲思溢于笔端。

“你……对古建筑有什么想法?”

盛子越想了想,坐在师父身旁,目光恳切:“这次来京都,我感觉眼前打开了一扇窗,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。这里和县城不一样,大气的设计感、厚重的历史感、丰富的人文氛围,这些都让我着迷。师父,将来的路怎么走,先让我多看看、多想想吧?”

听到小徒弟这么说,罗莱内心也有了触动:“所以,我让你打好基础之后再来京都。心性不稳,繁华世界迷了眼,忘了初心反而不美。当年我坐上轮渡远赴F国,踏上那一片完全不同的国土之时,也曾经和你一样,开始思考人生。”

他的手指在画稿上轻轻摩挲:“越越啊,你有绘画的天分,华国画坛现在面临断层的问题,你就是我们的希望。国门一开,西方文化的涌入让年青人迷了眼。乔湛知道的,现在人人追捧西方油画,觉得那才是高雅、时尚,国画没人学喽~”

对艺术,罗莱生来一双慧眼。从盛子越的画稿不难看出,她的心思聚焦在了古建筑之上,并非是那种“入画”的程度,已经达到了“入神”的境界。所以他担心盛子越分了神,不愿意在国画上下功夫。

盛子越抿着嘴、皱着眉、眯着眼,整个人陷入沉思。她自六岁入罗莱师门,已经学了七年的国画,知道师父对她寄予了厚望。若是此刻提出更换专业,不再以国画为职业,师父恐怕会失望吧?

想到这里,她抬起头来,微微一笑:“师父,我还小呢。先好好读书才是正道,是不是?”

罗莱微微颔首:“正是、正是。先好好读书,等你将来到京都读大学,让云舟送你到F国、M国访学,你会觉得世界更加广阔。”

戏台上一声锣鼓响,一个广颐阔腮、英武粗犷的大和尚,身穿着缁衣芒鞋,袒胸腆腹,胸前挂着大串佛珠,脸上浓墨重彩,下巴挂一须眉,正伫立山门,眺望远方。周围不着一物,却似万物俱呈。

乔湛道:“折子戏第一场,醉打山门开始了,先听戏吧。”

盛子越坐在台下,戏楼古色古香,茶博士、店小二穿来走去,宛如穿越时空回到百年之前。

台上那大和尚一手捊须,丁字步立定,舌尖似炸春雷,一句“树木槎枒,峰峦如画”瞬间把所有看客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台上。

乔湛怕盛子越年纪小看不懂,挪过方凳在她耳边悄悄解说:“这是水浒传中的一段。花和尚鲁智深打抱不平,拳打屠户郑关西,被官府缉捕,潜往五台山削发出家。这一折讲的是他酒醉后眺望山门,模仿十八罗汉造型,寄托抱负。”

演到中场,但见这大和尚提起左腿,以右腿为支撑原地转圈,手上挥动拂尘。几圈转罢,左腿掰上肩头,缓缓蹲下,离地不足一尺,但全身纹丝不动。

“好!”所有人都鼓起掌来。大和尚功底扎实、身手极好,这段武戏看得真是过瘾!

京都戏曲与湘省的花鼓戏很不一样。花鼓戏源自民间,早期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,农忙务农,农闲从艺,戏曲题材多贴近农村生活,热闹、好玩、乡土味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