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103节(2 / 2)

就在正街上,离百货大楼也近,赵军便直接开着三轮车去了百货大楼扫货。

只要不是在开车,小昕昕必然在他手上。

三轮车停到了西边空地上,两人便直接从西边大门进的百货大楼里面。

姚晴天也是进了百货大楼才真正体会到赵军说的日新月异的变化,正月那次他们都在逛一楼,根本没有进这百货大楼里头,所以也就没有发现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。

原来阳湖县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了,姚晴天上辈子做人的时候一直窝在上湾村,连镇上都没去过了,等做阿飘了,倒是见识到人世间繁华,可她却是什么都没有享受、使用到。

“洗衣机买两个,我们自己要个独立的。”虽然是洗脱分开的,可也能省很多事,姚晴天要早早用上。

早买早享受,等明年夏天,她还要让赵军去打听打听空调的事。

“我们做吃食生意的,电冰箱这个东西也少不了,不过倒是不急,等年后买,那时候结婚的少了,买起来方便,说不定还便宜些。”

当前城里有钱人结婚的四大件已经包括电冰箱了,腊月、正月都是结婚高峰期,这些家电肯定不好抢。

买家电这些大件的基本不是结婚就是搬新家的,大多也是一两件的买,不像赵军姚晴天这对“旧人”,电饭锅、电炉子、洗衣机这些贵重的家伙,居然成双成对的买。

两人还在打听冰柜和电冰箱的事,被赶来的刘老板赶来一把拉住胳膊。

原来这楼上也有刘老板的店铺,他听说一对年轻夫妇在四楼大手大脚买这买那,起先不在意,等发现是要买他商铺的那对夫妻,瞬间不淡定了。

刘老板担心,小夫妻俩把钱都霍霍了,不够付买商铺的钱。

虽然当前商铺不愁卖,可一波三折终究不美,他还等着那几间大铺子早日脱手,早日拿笔提成去粤省进批新的电器回来卖呢。

赚钱的事越早越好,迟了,大头就被别人赚走了。

赵军和姚晴天这才停了疯狂买买买的步伐。

毕竟正事要紧。

一行下了楼,刘老板拿着成串的钥匙分别打开了三间铺面的大门。

百货大楼离薛青松的单位很近,中午吃饭点,他过来看看,正巧碰到赵军他们都在,便帮着检查了刘老板的产权等一些材料。

百货大楼虽然对外说是公家的,其实是公私合营的,买卖起来既能占到公家的便利快捷又能包含私人的活动空间。

双方都是爽快的人,又有熟人在中间捋顺流程,过户等一系列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,姚晴天很快拿到了一串沉甸甸的钥匙。

第100章 新起点

间商铺正门都是双开的大木门, 统一的链子锁,每把锁把钥匙,钥匙也是黄铜的, 所以沉甸甸的。

商铺东侧墙还有八十厘米宽的单扇小门,和一米左右宽的小窗,穿过后门有个四五百平大小的天井。

默认从每家商铺墙面延伸到下水道处的位置,一楼商家可以自行支配使用, 也就不到两米的宽度。

而从二楼开始,楼面积往外扩了一米二的样子,正好一楼商铺有了一圈走廊, 走廊边界有个二十公分的台阶,而后是坡度很小的空地, 姚晴天知道这片空地随着县城车辆逐步增多,迟早会变成停车位, 不过这之前倒是可以种两排梧桐。

梧桐生长快速, 枝繁叶茂,到了夏天, 树下是非常好的遮阴避暑之地。

如今到处是青山绿水, 城市绿化暂时还没有列入建筑要求,但是不妨碍他们自己掏钱种。

商铺里地面铺的是水泥, 墙也只是普通的刷了白色灰浆, 卖衣服自然没有问题,但是他们做吃食生意的, 水多、油污多,稍不注意容易滋生蟑螂之类的四害,所以最最需要的是好打理的地面和墙面。

姚晴天和赵军商量后,决定门、窗、地面、墙面全部换掉。

门、窗换成密封性能好的铁制制品, 窗框涂上防水防锈的漆,美观大方,还能根据贩卖卤味的需求,重新设计窗口高度和大小。

至于地面准备做成大理石花色的自流平地面,这个能速成,除了费用高些,是最好的选择。

一楼商铺挑高有四米二,墙面贴一米五高的瓷砖,再往上,姚晴天打算定做一批防水画,和当前过年时家家必买的年画一样,不过他们店里的画全部以卤味等美食为素材。

间店铺可以打通,但是只能开门,不能将整面墙面全部敲掉,姚晴天打算北边那间卖卤味,南边两家堂食卖卤肉饭和卤肉面。

夫妻俩抱着孩子里里外外走了几圈,边看边商量着怎么装饰,什么时候开业,眼看着天快暗下来了,才匆匆锁上门,开着轮车往阳湾乡赶。

路过县医院时,开车的赵军好像看到赵大强和毛兰花,两人抱着孩子急冲冲往医院大门去,神色不太好。

大概是那名叫壮壮的孩子不舒服。

赵军瞟了一眼便目不斜视开着车子走了,他闺女还小,必须赶在天黑前回到家中,耽误不得。

躺在车厢里面的姚晴天晃晃悠悠,和女儿一块睡着了,自然不知道。

养殖场有电话,昨天没回来,赵军让薛青松打电话过来说过了。

今日回来,万燕红早早准备了晚饭和姚晴天喝的汤,正翘首以盼,听着轮车的声音忙接了出来。

“昕昕睡着了?这两天没见,可把婶婶想坏了。”

说话的是万燕红,两个孩子大小差得不多,时常放在一块带着,这还是自赵昕悦出生后,分开的最长的一次,五个多月的赵启航都常常朝楼上撑着手,意思要上去找妹妹玩。

赵昕悦睡了一路,这会醒了,姚晴天便抱着放在一楼堂屋的箩稞床中。

“先吃饭吧,吃完饭再搬东西。”

这去了镇上一趟,不止买了间店铺,还买了不少家当。

如今楼盖好了,养殖场几位新老员工都到这边一起吃饭,外地找来的技术员平常也住在这里,只有周末会回家。

除了杨叔和何伯晚上暂时还是住在棚里,何婶大多时候也住在楼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