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白衣天子(重生) 第52节(1 / 2)

“请恕在下不能说。”

萧统领与他父亲是故交,从小看着他长大,此时更是恨铁不成钢,劈头盖脸便训斥他:“许崇!我一向将你当成心腹,当做接班人培养,你父亲原是一名悍将,耽于情爱失了性命也就算了,你还寸功未立,就为了一个女人,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,你对得起许家列祖列宗,对得起寡母辛勤培养,对得起弟妹殷切期许,对得起边关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吗?!你太让我失望了!滚出去!”

许崇被他击中心事,如同醍醐灌顶,身形一晃,失魂落魄地退了出去。

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

故土未收,家仇未报,壮志未酬,何言成家?就算是皎皎,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夫君是一个出了事连她都护不住的懦夫吧?

也许那年谢家春日宴上,梨花压枝,扫落他的发簪,让他寻到那一句寓意不详的“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”,他和皎皎之间,就绝无可能了。

许崇笑了笑,双膝跪地,向萧统领的营房行九拜之礼,报答他的提点,更何况人还没借到,皎皎仍在危险之中,他不能放弃。

从明月当空到晨雾朦胧,许崇一直跪在萧统领门前,来往巡营的兵士们都觉得好奇,以为他犯了什么错受到统领处罚。

萧统领一夜未眠,看着门前执著求兵的青年,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,表面上温和敦厚,最好说话,内里却是耿直执拗,一旦决定了的事,八匹马都拉不回来。

罢了,便随他去吧。

就在萧统领准备出营房点兵去救人的时候,一个小兵走到许崇身边,附在他耳边轻声道:“许将军,太子殿下命在下前来传信,县主已安然无恙,请将军不必再求援了。”

“真的吗?皎皎她——县主真的脱险了?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”

“属下只管传令,其余的一概不知,将军快起来吧!”

小兵走远了,剩下许崇一个人该跪在原地。他仰天望着东方初升的红日,突然又向萧统领叩了三个响头,沉声道:

“属下愿驻守沭阳,请统领成全!”

第94章 曲终人散

许崇离开得悄无声息, 连王萱都不知道,只是在三天之后, 收到了他从怀远驿寄回来的一封信。

王萱看完那封信,心中颇有些怅然,那一夜的变故, 到底还是在她心头留下了阴影,李佶死了,萧睿从此沉溺杯中之物,现在就连许崇, 也要远走边关, 避开她了。

少年时的玩伴,终究是佚散了。

好在还有元稚,一直伴着她。

“皎皎!皎皎!”元稚风一般席卷而来, 像只活泼好动的初生牛犊, 睁着明亮的大眼睛, 好奇地看着世间一切有趣的事物。

王萱拢了拢衣襟,将手里的书卷放下,微笑着看向元稚。

“皎皎,我要告诉你一件大事!”

“你要同邱兄定亲了。”

“诶?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?!阿耶和阿娘才定下的,都没有通知邱兄来提亲, 我就跑来告诉你了, 你怎么比我还早知道?”

王萱一手拿着玉勺,轻轻拨弄着炉中香料,这是她新近调制的一味安神香, 比从前的配方更好,香味更淡。

她掀了掀眼皮,似笑非笑,道:“你口中的‘大事’,除了邱兄,邱兄,邱兄,还能有谁?”

“那你怎么知道是定亲?”

“脸儿也红,耳根也红,除了定亲这样的大事,还有什么喜事能让从不脸红的阿姊如此激动呢?”

“啐!皎皎你又在取笑我!”

王萱懒懒地靠在杌子上,打了个呵欠:“苍天可鉴,我真没有。”

元稚凑近她,仔细瞧了瞧她滑如凝脂的脸庞,又拉起她柔若无骨的手捏了捏,道:“皎皎,我怎么觉得你这些日子变了许多?”

“嗯?”

“好像胖了……”

王萱怔了一瞬,抬起手腕,用另一只手去比划,果然比从前圆润了许多,难道是因为她近来养伤,先生特意遣了东宫里最好的大厨过来,才将她养得这样胖?

“而且动不动就打瞌睡……”

王萱瞟了一眼身边的安神香,默不作声,无度公子在东宫闲着无事,用一年的时间编了一本《散香志》,详细记述了他制香十五年的心得体会,给出了不少珍贵配方,这一味安神香,便是按他的配方,结合王萱自己的喜好调的。

这一味香里头,有她曾提过的七昙莲,替换了常见的雪上梅蕊。

“仪态也不比从前端庄……”

王萱下意识坐直了身子,细细一想,又软下腰身,靠了回去,大约是先生给她太多安全感,让她不必再端着贵女风范戒备,私下无人的时候,可以放松下来。

“且罢,不用再说我了,”王萱打断元稚,转移她的注意力,“说说你的邱兄吧。”

元稚又羞红了脸:“说他做什么,我今日来,除了这个,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,阿耶说,等我和邱兄定了亲,就派阿兄回中阳去,那里有他的旧部,还有孙世叔在,让他们带着阿兄历练。皎皎,你说,阿兄那样的性子,怎么能投军呢?”

“也不见得不合适,泓兄心性单纯,练武之心比许多人都坚定,方能扛鼎裂石,他这样的人,若驻守一方,倒也不失为边城柱石。”

“可阿兄他吃了那么多苦,这两年才与我们团聚,日子好过了一些,便要让他回去中阳,你也知道,我打小便是在中阳长大的,那里风沙大,处处都是石山啊,枯草啊,什么都没有,军中纪律更是严明,他怎么能受这样的苦呢?”

王萱望着元稚,知道她是同元泓处久了,感情愈发深厚,是舍不得他离开,才找了各种理由来劝服自己。

“那你想怎么办呢?”

“皎皎……”元稚支吾片刻,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开了口,“我知道你同太子殿下关系好,阿耶常在家中夸赞殿下,对他很是钦佩,若是太子殿下肯开口,让阿兄在京兆随便哪个营里历练,阿耶定会看在他的面子上,留下阿兄的。”

王萱讶然,道:“元伯父是镇远大将军,先生虽是一国太子,却也干涉不了你的家事,更何况是长辈决定了的事呢?不如问问泓兄,看他愿不愿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