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白衣天子(重生) 第6节(1 / 2)

“想必是为了进宫一事,若你真的流落在外一夜,就算是与那妇人在一起,也是百口莫辩,此事就交给你兄长去查吧。倒是那个裴稹,此人来路不明,意图不明,皎皎,你去画一张画像,把那妇人和裴稹的容貌绘下来,交给你兄长一并去查。”

王萱倒也没有天真善良到让兄长不去查办那个妇人,毕竟这事已经威胁到她本人,这满城风雨,也得有个叫它停下来的理由。王萱把妇人的外貌仔细描述了一遍,又提笔作画,三两下就画出了妇人容貌的精髓,交与王莼去调查。

“裴稹此人,来历不明,言行举止也轻薄,若此人挟恩求报,你一定要先告诉我,不得与他随意接触。”王莼还不放心,出于少年人对同龄人的认知,又看了看他妹妹姝丽无双的容颜,心里已经把裴稹打成了轻浮浪荡一派,十分警惕。

王朗抚着胡须,也点了点头,十分严厉地对王恪说:“我只有你这一个不孝子,你又只有一双儿女,眼见家中人丁稀少,你也该对儿女上上心!后宅之中没有主事的妇人,全靠皎皎管着,像什么话?她自幼体弱多病,合该精细地养着,你不肯续娶,又怠于给莼儿相看人家,难不成要皎皎一辈子为了你的后宅劳心劳力?”

王萱和王莼都尴尬不已,大概是觉察到在孙子孙女面前训子很不给王恪面子,王朗喝了两口茶平复下来,接着又说:“市井中的那些风言风语,也该派人管管,虽然我们立身正,不惧他人诋毁,但皎皎是女儿家,出了这事恐怕于她的姻缘不利。”

不用王朗说,王恪和王莼也知道名声对女儿家的重要性。虽然时下和离、再嫁、招赘甚至是女户都很常见,但闺阁女子的名声却是极为重要的。如果一个女子在闺中名声不好,她就很难嫁到好人家里去,嫁到婆家也会莫名矮上一头,即使是公主和宗室女,都要小心行事,像前朝那样随意豢养面首的公主早已灭绝了。

一家人正说着话,楼书从外面进来,面上带着喜色,一开口就向王朗道喜:“家主,外头的流言一夜之间就变了风向,先前散播谣言的那些地痞无赖都销声匿迹了,取而代之的是‘王娘子智擒恶妇人,千金楼谶评世家女’,说我们家女郎用智计擒获了那绑匪,绘声绘色,犹如亲眼所见,让世人对女郎佩服不已,都在说王家女郎当得‘美人榜第一’,绝口不提前头污蔑我家女郎的话了。”

又说起千金楼评世家女的事,千金楼是南城大街上的一家酒楼,整个京都最好的说书人尽在其麾下,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乞儿流氓,都喜欢在千金楼听书听曲儿。千金楼主人又好评论时事,将大端朝有名的才子名士都编上了一张榜,分什么“才子榜”、“公子榜”、“名士榜”、“侠士榜”、“忠义榜”、“孝子榜”……

若是这样倒也罢了,还有个“美人榜”,只是这张榜上大多是青楼魁首,去年评得第一美人的便是京都望月楼的司大家司月儿,她的舞步天下绝伦,传承自前朝有名的梨园大家公孙十二娘,甫一登场,便艳惊四座,直至榜首,听说无人能够直视她的双眸超过一刻钟,那双眼睛里,仿佛有漫天的星辉,浩瀚的青空。

虽然世家贵女们集会时也时常谈及这美人榜,但无人把它当做一回事,她们同榜上的那些女人是天生的敌人,且她们就算生得再美,舞蹈跳得再好,也不能像那些青楼女子般名动天下,就女人的小性子来讲,世家贵女们对她们是又好奇又嫉恨。王萱虽然不常出去参加集会,但元稚是各家的座上宾,一来二去,她对这榜是熟得不能再熟了。

第12章 千金楼评

楼书把从外头听来的说书内容绘声绘色地讲来,“王娘子智擒恶妇人,千金楼谶评世家女”是一个虚构的故事,讲的是某户姓王的大官家中有一位千金,是家中独女,养得玉质天成,有胜于昭君西子之貌。但她的美貌却引来了恶狼,有一个风流成性的贵公子想要娶她为妻,却遭到了拒绝,公子恼羞成怒,派人贿赂一个妇人,叫她去绑架王家女郎。这位女郎虽然天生弱质,反抗不得,却也是个有心计的聪明女子。她同那恶妇人辩难,将她辩得面红耳赤,哑口无言,又层层剖析,把妇人的底细说了个清清楚楚,最后收服了那妇人,平安归家。

虽然没有明说是丞相府千金,可那姓氏和故事一出来,谁不知道是影射的王家之事?偏偏说书人说得有鼻子有眼,那故事是叫一个曲折动人,王娘子劝服恶妇人的一席话令人啧啧称叹,大家都开始相信了这个故事,代入到丞相府千金身上,甚至觉得这位女郎颇有侠义之风。

如果仅仅是这样,丢脸的反倒是王萱一人,偏偏千金楼还不肯放过世家贵女,将京都住着的各家有名的娘子一一拎出来做了简短的评论,这家女子脚大如蒲扇,脸宽似笸箩,那家女郎颊生胡麻子,容貌略有缺陷的就说容貌,品行有缺陷的就说品行,叫他们这么一评论,京都的贵女之中容貌品行俱佳的只剩下了丞相府的千金,既有皓月之貌,又有高洁品行,人们虽未曾见过王萱,却在各自的心中把她想象成了仙人的模样,竟然众口一词地要将她推上“第一美人”的宝座。

也有人说是王家买通千金楼造势,要掩盖他们家女郎失节的事实,千金楼打出来一个招牌,写着“造谣者彘”的粗鄙之言,把在千金楼捣乱的人全都轰出去了。

王萱听了楼书的话,背后一凉,想到了一个人。这般行事无忌又知道内情的人,只有裴稹一人。

用一个流言去掩盖另一个流言,并不是明智之举,但事情已经发生,人们心中已经埋下了怀疑的种子,这时不论王萱如何辩解,人们都会对她的贞洁有所怀疑。

王朗霍然站起来,厉声喝道:“无耻之徒,竟敢败坏皎皎名声!他这般传扬,皎皎岂不与青楼女子无异?”

“阿翁息怒。”王萱走过去,握住王朗的手臂,让他坐下,把桌上的八宝擂茶端给他,“此事或有蹊跷,裴公子救了我,若想对我不利,不必如此麻烦。”

“他心存不轨,难道还会告诉你吗?”王莼白了她一眼,“这事你不要管了,我会去查清楚。祖父,父亲,儿子先告退了。”王莼躬身行礼,退了出去,出去之前给了王萱一个眼神。王萱会意,也跟着他告退了。

“你一向聪慧,不必我与你多说什么,只有一点你要谨记,裴稹不是良人,你要保护好自己,外头的浪荡子我见多了,越是这样的人越让人好奇,你又是娇养的,一来二去着了他的道,到时候我都没办法护着你。”

王萱顿步,惊讶地抬起头来,走在前面的王莼却脚步不停,从后面看,他的背影已经和爹爹一样高大宽厚了,蓝巾束发,墨玉为簪,再有两年,他就要加冠了。

“皎皎记着了。”

“你是我的妹妹,今生注定也只能有我一个人能欺负你,我的掌中珠,值得天底下最好的男儿相配。除非金鞍玉马,十里红妆,百里琅环,否则休想娶了我心肝上宠着的姑娘。”

王萱跟上他,笑了笑:“天底下最好的男儿,是阿翁、阿耶和兄长,皎皎不贪心,第二好就行。”

“所谓‘一生一世一双人’,不过是个美梦罢了,我是男子,自然懂得男子心中都在想什么,自古男子多薄情,你不要傻傻地期盼丈夫专情,把自己的全身心系于一人之身,受伤的总归是你。”

王萱一时怔忡,不知王莼这话的意思是什么,王莼知道,不论她再怎么老成持重,心中对爱情还是有所祈望的,但世家大族里的专情实在是少得可怜,就连他的祖父和父亲,也并不是因为专情于妻子才独身至今的。

“你记着我的话就好,不论何时,不要失了防备之心。好了,你回去好好休息吧,明日元稚会来,带你去参加谢家的春日宴,只要你全须全尾地在众人面前露了面,流言自会消退。”说罢,王莼就像幼时那样,轻轻地在王萱头顶揉了揉,大步流星地离去了。

王萱回到清芳院,卢嬷嬷和卷碧红着眼睛围上来,为她更衣,换上了家常衣服。方才王萱回来沐浴更衣的时候,清芳院的下人都跪在院中,昨日陪同她出门的几个更是被打得下不来床,见了毫发无伤的王萱,她们就已经狠狠哭过一回了,其喜出望外的心情无异于死里逃生。

卢嬷嬷的口气一如既往的冷淡:“方才公子派人来吩咐过了,女郎今日受了惊,还是早点休息。卷碧,去把库房里那套东珠头面拿出来,再把女郎前日新做的银纹百蝶凤尾裙熨好,绵绵,去年许小郎送来的白狐裘收在哪里了?你们这群懒丫头,平日里不知道劝导女郎,豆蔻年华就穿得如同庵里的比丘尼一般……”

许是听到了王萱的咳嗽声,卢嬷嬷才停下训斥,先是吩咐绵绵去厨房拿冰糖雪梨水,又亲自打开了西窗,这才进了内帷,语重心长地同王萱说:“女郎,您年纪也不小了,夫人若是在世,绝不会眼睁睁瞧着你糟蹋自己的身体。您且看着,这世间多少女子嫉妒艳羡您的身份地位,那些下作的言语您只当是过眼烟云,不必在意。女郎,您自己不争不抢,可也不能由着他人胡说,只要您硬气起来,风光体面地赴宴,略微展现您的满腹才华,世人就知道,是有人在背后捣鬼,想要毁了您的名誉。如今这世道,有权有势的才有资格说话,用不了几天,流言自会散去,您也不必忧心。”

王萱倏忽一笑,幽幽说道:“嬷嬷也太天真了些,这件事对我来说算不得什么,如此粗略疏漏的绑架,又意不在我的性命,即使无人搭救,我也能脱身。那些暗中谋划的人恐怕也知道,所以他只需要一夜。”

“妄图用流言杀死一个意志足够坚定的人,才是他们最大的失误。”

王萱早在被绑架之初就已经想明白了,对方要的是她身败名裂,不能嫁入皇家,无意招惹王家这个庞然大物,不然一支淬毒的箭就能解决问题,何必派一个挑货为生的妇人来绑架?这与她本身的意愿不谋而合,所以她不动声色,准备等着看戏,裴稹插了一脚把她救回来,又在外面散播新的谣言覆盖对她不好的言论,这才是让她始料未及的。

不论如何,市井间的言论似乎被人控制住了一般,虽常有谈论世家女子的闲话出现,但很少有人谈到王家嫡女失踪一夜复归的事,就算偶有提及,也是赞叹不已,并不像讨论其他女子一般尽是侮辱之词。

王莼派人守在千金楼下,打算捉了裴稹问罪,却发现这人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,查无踪迹。

第13章 公主如意

第二日王萱被卢嬷嬷装扮一新,与她往日淡雅简洁的装束殊为不同,王萱颇为无奈,但这一身也未曾冲撞太子丧期,她便不敢多言。

许崇和萧睿一大早就上门来接她,但王萱戴着帷帽,只对他们略略行了一礼,也没说话,就独自上了马车。

虽说太子丧期未过,但陛下不禁宴饮,谢家的清谈会还是如期举行了,往日王萱从不参与这样的宴会,就连王莼雄辩扬名那一次,她也只是听人转述,并不在场。

谢家的清谈会原只是为了世家公子之间切磋辩论举办的,后来渐渐演变成清谈辩论的主要战场,参与者也从单纯的世家子弟变成有志的青年才俊,再加上谢家家主喜欢在清谈会上发掘人才,于是天下才子便接踵而来。再加上寒门子弟拿着书院拜贴也能入内,所以希望入仕的寒门子弟就更对谢家清谈会趋之若鹜了。

清谈会原只是男人们的事,但谢家主母不甘心只有男人能通过清谈会扬名立万,于是在府中另辟一处,宴请世家贵女,吟诗作赋,清谈高论,久而久之,也评出不少才女,为她们的婚嫁添上了举足轻重的筹码。再后来,两处清谈会就搬到了一处,中间设屏障,两处人语相闻,影影绰绰可见对方风姿,倒也成就不少姻缘。

王萱从马车上下来,许崇见她身上披着自己去年送的白狐裘,心中欢喜不已,又忧心她受了惊吓,想与她单独聊一聊,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,兼之前日出事,卢嬷嬷便再也不放心王萱独自出门,今日也跟了出来,许崇与她青梅竹马,打小一起长大的,怎能不知卢嬷嬷的厉害?只能作罢,且待稍后寻个空闲,安慰她一番。

王萱并不知道他心里的一番转折,她身边跟着卢嬷嬷这尊大佛,行动上不敢有一丝懈怠轻浮,唯恐她又捉住自己的疏漏,回家教训不停。

萧睿却是个好赖不分的,也不知看人眼色,卢嬷嬷的脸色都如炭火一般黑了,他还想凑近王萱,问她如何被掳如何脱身。好在许崇暗中打了他一下,暗示他规矩一些,他才恍然大悟,想起来王萱流言缠身,禁不起他再搅和一番。

王萱一只脚刚踏进院门,便听见远处五公主的声音:“平素你们与她来往得少,我在宫学可很是见识了一番她的厉害,元家那个不知礼的蛮子惹了祸,得罪了人,人家却不敢言语,为何?不过是忌惮着她背后的王萱罢了!她是王家嫡女,等闲惹不得的,惹得起的又辩不过她,她生得一副西施捧心的病美人模样,说不得几句就要担心她受了惊吓晕过去。夫子们最是偏心于她,就连我都要退避三舍……”

王萱略微停顿了一下,脸上露出微妙的表情,掩盖在帷帽之下,无人瞧见。许崇和萧睿不能过来女客这边,早在前院就与她分开了,这两人其实不擅清谈,许崇一个武将,萧睿一个皇家子弟,都不需要与人论辩,他们俩来,完全就是为了护送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