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556页(1 / 2)

这时候,就看出温家财大气粗了。

常方圆知道这件事以后,给远在国外的温复铭打了个电话,温复铭听了,二话没说,在当地买了二十台空调,直接包船,运回了中国,除了船,他还运回去一个自己公司的员工,帮忙指挥安装。在电话里,他告诉常方圆,十台留给自家,另外十台,让她用来送人打点关系。

常方圆听完,先把自己家的空调都安排了一下,自己家留四台,韩家送三台,然后又给楚家送了三台,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楚酒酒,火速拉着韩生义回了家,距离考试没几天了,她可不想因为天气太热,导致自己发挥失常。

空调安装好以后,楚酒酒就关上房门,闷头在里面看书,跟她比起来,韩生义悠闲的不像是马上要考试了,他看几个小时,就出来休息一会儿,浇浇花、看看报,然后还能做一顿营养餐,给楚酒酒送过去。

温秀薇又拍戏去了,要不然的话,楚酒酒的营养餐应该由她负责,在电话里听说首都特别热,温秀薇一点感觉都没有,因为她正在云南的古城里,这边四季如春,连三十度以上的天气都没有,她实在无法理解楚酒酒的痛苦。

……

这时候的海关还没有那么严格,改革开放初期,更是宽松的过分,只要不是人,和一些写在法律当中的东西,海关几乎来者不拒,当然,这是对进口而言,出口还是很严格的。

温复铭送回来的空调,最终只有零星几台被送去打点关系了,剩下的,有专人上门,找常方圆买走了。

人家事先调查过这对夫妻,知道他们是爱国人士,也没有隐瞒,直接就说了,他们想买走空调,去研究其中的技术。

此时距离中国成功生产第一台空调,还没过去几年,而且那不是民用空调,是商用的,特别大的那种,民用空调比较小,现在国内技术不发达,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够好,特别费电,而且供不应求,别说普通人家了,就是有钱人都买不起,因为都供给到国务院、外交部这种地方了。

常方圆听说以后,都没打算要钱,可是人家很坚持,她就只好把钱收下了,同时,她还把温复铭派过来的那个员工,也打包送了过去,她的本意是让这人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,有个三四天应该就回来了,这人祖籍福建,国籍已经不是中国了,他把这次回国当出差,以后肯定还是要回去的。

然而不管是常方圆,还是这个员工,都没想到,这一别,就是七年。

七年后,别说回去找老板复命了,他的老板早就换人了,连他自己,都摇身一变成了春兰空调的副总经理,能自己当老板,何必要回去苦哈哈的当打工人。

带着相当美妙的心情,他给国外送去一封信,说自己在国内已经站稳脚跟,连房子都买了两套,他的家人们可以停止观望,回来好好过日子了。

……

不管七年后怎么样,只说七年前的现在,多数人的心情,还是比不上那位即将飞黄腾达的温氏员工。

其中,楚立军最严重。

他可是享受过空调的人,突然回到电扇时代,而且那电扇慢悠悠的转着,一边转一边发出嗡嗡的声音,给人一种它已经不堪重负,要不了多久就会咔嚓掉下来寿终正寝的感觉,刚找到高老太太的时候,楚立军兴致勃勃的,愿意去楚立地家里待着,还经常联络自己的发小、朋友们,请他们在最好最贵的饭店吃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