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204页(2 / 2)

那群学生绕着京都飞,无数老百姓走出家门朝天上看去,好在不少见过女帝登基那日的盛况,今日未被吓到。

“敢问陛下可知,这飞天神器是否安全?”兵部尚书转过头急切地问道。

虽说东西是那些学生们捣鼓出来的,但他是晓得的原理都是从仙人带来的书籍里学习到的。

赵曦闲暇时也看了些关于这方面的书,道:“安全,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。这热气球是依靠气囊中的空气冷热来调节升空和降落的,不过必须依靠风能。”

风这东西,今天没有靠明天嘛!

好东西!

古代人是幻想过像鸟儿一般在天空中飞翔,也做过实践行动却失败了。不少大臣心里微动,陛下都说安全了,谁不想在苍天之上俯瞰这壮丽河山?

赵曦有些想笑,热气球在现代更多用于旅游拍摄了,的确是观赏的好工具。

兵部尚书却想着有这热气球能飞渡长江么?

那群番邦人更是看得眼睛都直了,激动得在原地跳跃鼓掌,更是猛然转身朝赵曦行了他们国家最大的礼,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。

赵曦听得一知半解,倒是随行的翻译说了个明白。

除去那一堆华丽的溢美之词,简而言之无他,就是想学习这些技术。

赵曦似笑非笑,找了别的由头揭过了此话题,等那群学生激动地从热气球上下来,还吩咐他们继续研究打造,科研经费绝对会跟上。

好似受了那日飞天组表演的刺激,随后几天赵曦收到了那些番邦的多次上表,奏疏中语气恳切至极,表达了番邦之人对大明文化的热爱,极力希望学习,恳请贵国女帝能够答应。

“陛下,番邦小民钦慕我大明文化,我大明也不要失了天.朝上国的风范。”有大臣道。

那些番邦之人什么都想学,只要是他们没有的都想学。

赵曦神色略有讥讽,她学过历史,只知道大唐和吐蕃就是个例子,吐蕃学习了大唐无数的技术进行发展,后来狠狠反咬大唐一口。

李相出面道:“微臣知晓陛下所忧虑之事,番邦虽小却也有反咬的可能,只消把核心技术握在手中便可。”便如琉璃瓷器茶叶这些一般。

如今大兴海外贸易,若说一点都不传出去也是不可能的。

赵曦点头叹道:“若不想不被别人追上,那只有我们自己不断向前奔跑。”

在场的大臣虽认同李相居安思危的观点,却又觉不可能,无法想象那些被俯视的番邦小民会有超越他们的一日。

赵旭在得到飞天组试验成功后,不顾热气球数量不多,要求赵曦把他们派过来,那些学生显然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够有更多的用处,而不是只用于观赏。

朝中胆大的大臣已坐过了,不少大臣还作诗好几首表达对壮丽山河的喜爱之情,他们也不是白坐的,一人坐一次五两银子,一个篮筐坐满十人再升空。

--